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推動黨史學習走向深處、落到實處,4月11日,必贏3003no1線路檢測中心教工黨支部與國際交流合作處黨支部赴新縣雞公寨紅軍洞,開展“探尋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副校長余本海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此次活動。





“青枝綠葉一片山,無數(shù)石洞在里面。”全體黨員沿雞公寨曲折陡峭的山路拾階而上,重走紅軍路,尋訪烈女崖、紅軍洞等紅色革命遺跡,深入了解為掩護游擊隊跳崖犧牲的女烈士晏春山、堅持大別山革命斗爭28年紅旗不倒的老英雄劉名榜等傳奇事跡,感悟老一輩革命者初心如磐的堅定信念和不畏犧牲、敢為人先的斗爭精神;新時代農(nóng)民講習所里,老黨員張愛華以57年默默奉獻、舍身忘我,義務(wù)守護“紅軍洞”的感人事跡,為黨員干部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主題黨課。隨后,全體黨員面向黨旗莊嚴肅立,重溫入黨誓詞。
余本海指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突出重點,一要用好資源學。黨史學習教育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qū)的新縣,素有“紅軍的故鄉(xiāng),將軍的搖籃”之稱,是大別山紅旗不倒的核心地帶,紅色歷史悠久,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底蘊深厚。紅軍洞、烈女涯一同見證了共產(chǎn)黨人與人民群眾同生死、共患難的血肉聯(lián)系。二要對照榜樣學。革命先輩晏春山、劉名榜,身邊榜樣張愛華,均是需要我們對照學習的先進典型,要從榜樣人物身上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先進品質(zhì),找尋自身差距。三要聚焦主業(yè)學。要結(jié)合工作實際,把理論所學踐行好,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從紅色文化中賡續(xù)精神品質(zhì)、滋養(yǎng)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奮斗姿態(tài),以奮進之筆,書寫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新篇章。